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四川省凉山彝绣走出“深闺” 针线绣出“致富经” 正文

四川省凉山彝绣走出“深闺” 针线绣出“致富经”

来源:俊洪快讯网   作者:知识   时间:2024-03-28 21:21:40

  中新社凉山4月24日电 题:凉山彝绣走出“深闺”针线绣出“致富经”

  作者 岳依桐 汤雁

  “绣的深闺时候线不要留长了,如果跑纱会影响美观和质量。川省”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普昌镇哈木觉村的凉山震惊!病娇大佬又在伪装软萌幼崽骗我饲养他梯田已经开始插秧,10余位彝族妇女围坐在村道边刺绣,彝绣四川省级非遗项目彝族传统刺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阿西巫之莫则在一旁耐心指导。走出针线致富

  绣娘们刺绣的绣出原料、花纹的深闺图样都是从阿西巫之莫那里领取的,她们绣出的川省衣服、头帕、凉山背包等则交由阿西巫之莫统一售卖,彝绣销往凉山州各地以及成都、走出针线致富云南、绣出震惊!病娇大佬又在伪装软萌幼崽骗我饲养他贵州等地。深闺根据每件绣品花纹的川省繁复程度,绣娘们则能获得400元至1000余元(人民币,凉山下同)不等的工钱。

  彝族女性从小便学习刺绣,但基本都是自绣自用。如今,这种祖祖辈辈传承的技艺走出“深闺”,成为她们足不出户便可增收的“致富法宝”,也成为推广彝族传统文化的“名片”。

  今年58岁的阿西巫之莫从10岁起就开始学习彝族传统刺绣技艺,精湛的手艺以及对配色和花纹的独特见解让她的绣品在邻里间很受欢迎。“年轻时,邻居们会找我帮忙绣衣服,绣好了他们就给我一些报酬,当时我就想到,我们绣的东西是能卖来赚钱的。”阿西巫之莫于1993年创办彝族刺绣品专营店,成为甘洛县第一批将彝绣带向市场的人之一。

  随着时间推移,阿西巫之莫的绣品愈发受市场欢迎。由于手工刺绣耗时较长,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忙不过来的阿西巫之莫便发动县里的彝族妇女一起做,并作为老师,帮助她们精进手艺,传承传统技艺。仅2016年至2019年期间,就带动了1700余名彝族妇女增收,她每年的收入有近30万元。

  “我每天空闲时就绣花,每个月能有约3000元收入。不用外出打工就能赚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娃娃。”今年29岁的甘洛县里克乡巴拉村村民苟尔以沙莫向阿西巫之莫学习刺绣已有10多年,“现在村里不少妇女都在做这个,没想过我们自己绣的东西还能换钱,这种感觉很神奇。”

  “活到老学到老”,阿西巫之莫坚持每年到各地考察学习,了解当地手工艺的发展、创新。“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我们也可以学习。”

  阿西巫之莫不断创新,对以红、黄、黑三色为主的传统彝绣,她增强了对蓝色、绿色、粉色等相对活泼的颜色的应用。“大家的喜好都在变,我们不能一成不变。”

  谈及未来的计划,阿西巫之莫笑着告诉记者,过去彝族通常在重要的日子才会穿传统服饰,自己想设计出更加简单、时尚的彝绣作品,适合更多场合,让大家每天都能穿,并且穿得好看。“希望彝绣能够走到更多地方,发扬光大,不仅彝族爱穿,汉族、藏族甚至外国人都能够喜欢。”

  甘洛县文广旅局公共服务股股长赵健敏介绍,目前甘洛县有上百家彝绣服饰店,从2015年至今,该县彝绣产业的总产值已经超过2000万元。如今甘洛大力支持彝绣走出大山闯市场,除了每年对县里的彝族刺绣工坊进行资金扶持以外,还定期举行培训,帮助绣娘们提升技艺,创作出更多精美的绣品。

  “传统文化在传承的同时,也要走向社会,在新时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赵健敏说,甘洛县积极支持以阿西巫之莫为代表的绣娘带作品到上海、南京、苏州等地参加展会和手工艺比赛,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彝族传统刺绣。目前,该县还在打造电商平台,设计抱枕、挂件等产品,不断扩大彝绣市场,助彝族妇女们用针线绣出“致富经”。(完)


标签:

责任编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