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六旬国棉厂家属区的“回春”路 老房子冬天能聚热气了 正文

六旬国棉厂家属区的“回春”路 老房子冬天能聚热气了

来源:俊洪快讯网   作者:热点   时间:2024-03-28 23:35:16

原标题:六旬国棉厂家属区的回春“回春”路 老房子冬天能聚热气了

国棉厂家属区经过改造的楼宇河南商报记者宋亚猛实习生李荛娟崔艺博/摄

河南商报记者张逸菲实习生李侦徐冉

今年3月,已“年过花甲”的旬国郑州国棉厂家属区,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棉厂三国:错把曹操当成亲爹!初春到入秋,家属聚热经过接近半年的区的气改造,示范区五棉北社区主体工程接近收尾,房冬剩下5个普惠区工程稳步进行。回春路平灯明,旬国老旧小区即将旧貌换新颜。棉厂

改造

外层做隔温处理冬天老房子没那么冷了

国棉四厂家属区,家属聚热正进入老旧小区改造的区的气关键时期。

“按理说郑州也不湿,房冬但不知怎么回事,回春几十年来,旬国我们家一直特别潮。棉厂”在四棉西社区街道摆摊的陆阿姨说。

陆阿姨是一名“棉二代”,今年63岁,已经算是家属区里比较年轻的老街坊了。上世纪50年代,她的父母与成千上万名满腔热血的年轻人一样,从上海来到郑州,自愿支持郑州纺织业建设。三国:错把曹操当成亲爹!11岁那年,她被父母接到郑州。

这52年间,陆阿姨一直住在一个矮楼里。如今,3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住着包括她在内的祖孙三代。

去年,由政府出面,家属院楼房的外层都做了隔温处理,又重新粉刷了外墙。

“去年冬天供暖后,感觉屋里温度比之前高多了。”陆阿姨很知足,“屋子里能聚热了,还是政府免费给我们改造的。”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份,疫情刚刚得到缓解,国棉厂就开始大刀阔斧地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据介绍,从1953年到1958年,几乎一年一个厂的速度,郑州市一口气多出了5个大中型棉纺织厂。北边厂区、南边生活区,中间用一条路隔开,这条路就是现在的棉纺路。

“居民楼最早是从1955年开始盖,1956年建成的。”五棉北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冰说。

对比

一路之隔,北边繁华南边老旧,改造正当时

“后来,纺织厂陆陆续续关闭了,我们这些还住在这儿的老街坊,看着北边原来的厂址被开发商买下来,盖起了高楼。”陆阿姨回忆起来有些感慨。

河南商报记者获悉,2020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印发《推动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实施方案》,要求加快推进老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更好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建设。

而郑州市更是计划投资14亿多元,除了建设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也大规模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包括修复楼顶、改造管网、铺设道路等,对老化的基础设施再更新。

陆阿姨说,她觉得改造是一件好事。在国棉厂各社区内,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各个时期盖的房子都有,老旧小区问题多,有人说,“一厂马路三厂楼、四厂平房碰破头、五厂污水到处流”,“这可不是说说而已,以前小区里环境差,路不平灯也不亮,很多人都不愿意往里进。”

不过,哪怕如今各社区都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路面翻修、沟壑遍地,不变的却是老纺织人一如既往、苦中作乐的生活方式。

声音

有抱怨,但老街坊们乐于见到“旧窝”大变样

东边毗邻嵩山路,搭上郑州市一环十纵十横的“顺风车”,与其他几个被定义为“普惠区”的社区不同,五棉北社区作为示范区,改造进度算是目前最快的。

沿着嵩山路,北起棉纺路、南到建设路,已经完工的一排苏式三层房子,被重新刷成了既稳重又不失活力的灰色。

“这个三层楼的外墙,刷了好几遍!”在长椅上休息聊天的老爷子抱怨,“这不是浪费吗?”

从老三层楼中间的夹道进去,就是五棉北社区的家属院了。

见到记者前来,不少老街坊说起改造的那些事儿。

张阿姨家住二楼,三室一厅的房子,算是小区内的大户型了。改造前期,单元门口的路都被挖开,给居民们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不仅如此,张阿姨说,就她居住的这栋楼前,有大小井盖11个,眼看大路修好了,管道也快埋好了,作为柏油路和石砖路边界的路边石却因为11个井盖不在一条直线上,被“拐了11拐”。

抱怨归抱怨,张阿姨眼见自己的居住环境越变越好,她很满意,也很感谢,“女儿让我跟着她一起住,可我总说,改造好后,我还会回来住,金窝银窝,哪都不如自己的‘狗窝’。”

沟通

因为一句“这是咱家”有老人主动帮社区做工作

对于老街坊们的“吐槽”,刘冰告诉记者,他全都知道。刘冰带着河南商报记者一行,绕着社区从北到南再到西,一路碰见好多老街坊,打起招呼,言语间透露出熟人间才有的亲昵。

刘冰说,自己2018年底来到五棉北社区,当时与街坊们的关系没有现在融洽。今年大年初二,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没有物业的国棉各社区工作人员,临时组成了防疫小组,“光五棉北就有大小入口11个,我们抓紧堵上,只剩一个卡点,开始工作”。

五棉北社区的街坊们,年纪大的占绝大多数,刚开始,不少人对防疫工作不理解,刘冰还跟70多岁的白大爷在卡点口“吵”了起来,“他说什么都不戴口罩,工作人员怎么劝阻都不听。”

特殊时期精神压力大,刘冰最后耐着性子跟白大爷说了一句话,“叔,我就问你一句话,我站的这个入口,是咱家,疫情严重,我不管不问,有陌生人想进,你害不害怕?”

后来,白大爷跟刘冰成了关系不错的朋友。3月中旬,卡点还没撤,对老旧小区改造的通知来了,五棉北共有大概2500户业主,刘冰和同事挨家挨户进行通知,有些老人家做不通工作,刘冰焦头烂额,白大爷听说后,主动帮忙找那几家人说。

刘冰说,小区进行改造后,暴露出来的问题比想象中多得多,“好比现在正在进行的管道改造,一挖开,我们才发现,地下管道复杂,存在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而对于张阿姨提到的“11拐”的路边石,刘冰也说,与施工队沟通过,包括自来水、雨水和污水井,11口井,想了很多办法,始终不能将其放在一条笔直的线上。

包括嵩山路边上,老爷子口中“刷了好多遍”的灰墙,刘冰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老三层房始建于1956年,现在已经64岁了,它们是对郑州国棉厂那段历史的见证,“原来的外墙早已破败不堪,我们想让它‘焕然一新’,做好老和新的调和,但又想让其保持历经沧桑的厚重感,外墙颜色一试再试,调试多遍,才有了今天的模样。”

标签:

责任编辑:百科